泗县人大常委会:完善监督“闭环” 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近年来,泗县人大常委会从精准确定监督议题,到综合运用法定监督形式,再到开展监督工作“回头看”,拓展了监督链,形成了完整的监督“闭环”,提升了监督工作质效。
精准确定监督议题。监督议题体现了常委会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其质量直接影响常委会工作的质量。泗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立足改革发展大局,精心选择监督议题,力求服务时代、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在议题选择上,坚决贯彻《监督法》关于监督议题确定的有关要求,重点聚焦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期盼选择监督议题。每年10月下旬,泗县人大常委会就开始启动本年度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起草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深入基层,走访代表和群众,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确保常委会工作充分反映民意、民心和民智。同时,参照全国、省、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确保与上级人大同频共振。2019年,泗县人大常委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城市规划建设等议题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4项、开展满意度测评9项,专题询问1次,组织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25次。2020年,计划围绕疫情防控、《中小企业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就业创业、全县城乡规划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等议题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
综合运用法定监督形式。监督议题确定之后,如何监督就成为重中之重。一是准确把握监督主旋律。泗县人大常委会始终秉持寓支持于监督的理念,坚持以监督护航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准落地,以监督捍卫宪法和法律有效实施,以监督推动政府工作提质增效。二是精准选择监督形式。根据不同的监督议题,量“题”裁衣,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监督形式。充分考量议题的特点,选择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抑或是专题询问等。议题越是难以推进,监督的刚性和力度就相应提高。三是灵活调整组织形式。监督活动以取得实效为最终目标,不拘泥于形式、人数等限制,灵活予以组织。新冠肺炎发生以来,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监督工作,泗县人大常委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以3月份开展的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和管理情况视察为例,采取小规模“作战”的方式减少视察组人数,通过线上交流收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既高质量开展了活动,又有效规避了风险。
完善监督“闭环”。通过拓展监督链,实施监督“回头看”,形成完整的监督“闭环”。常委会对某一项工作的监督行为不能止于发现和交办问题,而是应该持续关注,直到相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印发给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调研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不能一交了之,坚持紧盯不放、持续监督、一督到底,定期不定期开展执行情况再督察和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监督取得实效。对于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三年开展“脱贫攻坚-人大在行动”,常委会分专题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再如,以城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为例,2019年泗县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了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印发审议意见等多种监督形式。今年8月份,将继续开展城区小区物业管理情况视察,听取并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城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情况的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有关问题有效解决。